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休闲娱乐

70年东方红卫星超重,孙家栋坚持拆掉毛主席像章,周恩来:我支持

时间:04-13 来源: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131

70年东方红卫星超重,孙家栋坚持拆掉毛主席像章,周恩来:我支持

文|天色渐明编辑|林画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举国轰动,也震惊了全世界。对于科技落后、极度贫困的新中国来说,这一重大科技创举颇为不易。负责研制卫星的孙家栋从接受任务到成功发射的3年多时间里,为“东方红一号”付出了无数心血。当时社会经济困难,孙家栋甚至吃不饱饭,就连数据也只能用算盘来一点点计算。1969年秋天,卫星研制终于取得突破性成果,这时孙家栋却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卫星重量超标!当时的卫星很多部件上都有毛主席像章,如果减重就必须拆掉像章,然而,很多人都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无奈之下,为了确保卫星发射成功,孙家栋在一次会议上向周总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获得周总理大力支持。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会支持孙家栋的建议?关于卫星成功发射上天,期间还有哪些曲折过程?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造出人造卫星1957年10月,全世界共产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毛主席应邀出席。彼时,苏联刚刚成功发射一颗人造卫星,毛主席在到达苏联后,第一时间发表讲话向苏联表示祝贺。没想到4个月后,苏联又一次发射第二颗卫星“探险者一号”,毛主席在向赫鲁晓夫表示祝贺的同时,也深深感到震撼。成功发射卫星,不仅需要火箭运载,也需要高超的空间技术,谁掌握了航天技术,就意味着拥有了强大的军事科技,而这一切对新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毛主席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造出中国的火箭和卫星。回国后,毛主席参加八大二次会议,毛主席听到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建造卫星的事,他斩钉截铁的对大家说“我们也要造出人造卫星!”不仅如此,毛主席展现出了他的大气魄,大手一挥,“要放就放个大的,放个两万公斤的!”毛主席的豪言壮语让所有人激情振奋,会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几分钟之后掌声才渐渐停歇。随后,我国制定了卫星研制的三步计划,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1958年10月,中央成立“581小组”专门负责研制人造卫星和火箭,组长由钱学森担任。研制小组成立后,钱学森带领众多科学家开始秘密研制工作,经过不懈努力,1960年,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成功问世,虽然只有8公里,但却具有划时代意义,意味着我们有了运载卫星的工具。1960年2月,研制小组报请中央同意后,决定进行一次发射实验,地点定在上海南汇县一个发射阵地上。彼时,我国科技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各部门之间的通信甚至要靠嗓子吼,各个程序也要靠旗语指挥。在给火箭推进器加注燃料时,竟然用的是打气筒来推进燃料。不仅如此,跟踪火箭发射轨迹的雷达也是最原始最落后的人工转向雷达。即便发射技术如此落后,对火箭发射高度重视的毛主席依旧亲自参加观看发射实验,现场鼓励科技人员再接再厉。虽然发射高度仅有8公里,毛主席仍然很高兴,伸出了大拇指对科技人员说:“8公里,也很了不起了啊!”这枚发射高度仅有8公里的火箭,让中国从此开启了航天时代,并且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快速发展。四年后的1964年6月,我国火箭发射取得了更大进步,成功发射了“东风二号”导弹,性能更先进,可靠性也更高。虽然“东风二号”是一枚战略武器,但标志着我们掌握了更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可以满足卫星发射需求。因此,在1965年中央批准了卫星研制计划,定为“651任务”,此代号意思就是1965年一号任务,足见中央的重视程度。同时,为了确保任务顺利进行,周总理亲自部署,要求各部门都要全力支持卫星研制任务。在一次科技研讨会议上,经过认真讨论,把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然而,就在一切按照计划推进的时候,负责卫星建造设计的工程师赵九章突然去世。但卫星研制任务不能停下,在钱学森的推荐下,年仅38岁的孙家栋成了卫星建造的总负责人。勇挑重担,攻克难关孙家栋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前面提到的东风二号导弹就是由他领先设计建造的。他虽然年轻,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更是个勇于突破的优秀人才。在成功发射了东风二号导弹之后,孙家栋就成了航天科技领域的技术骨干,更深得钱学森的赏识。那天,孙家栋正在实验室里研究新型导弹设计方案,突然国防科工委的汪永肃推开门,正式向他宣布,中央已经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根据钱学森的推荐,命令他去负责人造卫星的设计工作。孙家栋没有任何顾虑,爽快的接受了组织赋予的新任务,并很快投入到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中。然而,孙家栋发现,之前中央定的目标是直接造出一颗比苏联和美国还要先进的人造卫星,难度实在太大了,因此,他向组织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方案。第一步就是先制造一颗功能简单地人造卫星,解决“上得去,抓得到,看得到,听得到”的问题,在制造、发射过程中积累经验,而后再把更多复杂项目放在第二颗卫星上。孙家栋的方案最终赢得了众多专家的认可,不仅安全稳妥,而且能有效激发大家的积极性。然而,即便降低了研制标准,依旧困难重重。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卫星的重量问题,因为如果卫星太小根本观测不到,即便发射到太空也有损国家形象。经过反复试验,孙家栋最终把卫星重量定位173公斤,外形则为接近圆型的72面菱形,直径为一米,这样的设计能最大限度接收太阳光,增加卫星的亮度。卫星的重量、形状定下来之后,还有一个难题需要突破,那就是卫星天线的展开问题。在地面试验时很容易打开卫星天线,但在太空里卫星处于高速旋转状态,4根短波天线很难正常打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孙家栋带领科技人员没日没夜的呆在实验室反复做试验,接连试验十几次都没有成功,不是天线打不开,就是因为天线在惯性作用下折断。最终经过反复试验,孙家栋修改了天线结构,成功解决了天线打开的问题。除了技术上的难题,科研小组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物资保障。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往往一个小接头都需要跑遍全国才能找到。当时卫星中需要一个20针的连接插头,但问遍国内大小工厂,根本找不到合格的插头。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周总理,在周总理的协调下,孙家栋拿着中央的介绍信跑到上海一家无线电工厂,他召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现场设计研制那种亟需的插头。经过十几个日夜的反复试验,最终才制作出了特殊的20针插头。整个卫星研制过程可谓步步艰难。当时国内没有计算机,很多复杂的计算需要技术员用手摇计算机来计算,其他简单一些的计算甚至要用算盘来计算。炎热夏季里,技术员常常汗流浃背的计算大量方程式,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组数据甚至要反复计算,当时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到研制工作后期,为了检验卫星部件的可靠性,技术人员通常要在冷库里完成试验,几个小时的试验下来,技术人员会被严重冻伤。周总理帮助解决关键问题在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一个人退缩,夜以继日的奋战在试验一线。有一年春节,周总理去实验室看望大家,了解到攻关小组的艰苦条件后,周总理异常心酸,他紧紧拉着科技人员的手,向大家保证一定尽快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决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搞科研。在周总理的协调下,有关部门专门运来了珍贵的猪肉,给所有科技人员做了一盆红烧肉。可红烧肉端上来,没有一个人先动筷子,大家知道日夜操劳的周总理同样吃不饱饭,不断推辞让周总理先吃。周总理从内心里心疼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科学家,只是陪他们坐着并不动筷子,而且还频繁给科学家们夹肉。周总理和蔼的告诉大家,今天每个人都要吃饱,不然不能走。周总理的一席话让大家热泪盈眶。那几年,很多中央领导人带头节俭,尽量把省下来的钱用于科学研究和发展经济上。比如,酷爱喝茶的周总理把茶叶停了,只喝白开水,邓小平戒了几十年的烟瘾,毛主席一日三餐也多以青菜、辣椒为主。看着眼前的红烧肉,科学家们从内心里感受到了国家对他们的厚爱和深切期望,每个人内心里都充满了攻坚克难的动力。在此后的日子里,中央想尽一切办法,尽量满足一线科研人员的饮食需求,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经过2年多的努力,人造卫星研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一个致命性问题摆在孙家栋面前,当时的火箭技术还不太先进,虽然卫星各个部件都尽量减轻重量,但依然超重。在复杂的航天技术中,每一个部件的重量都格外精细,多一克都有可能造成发射失败。孙家栋在检查卫星各部件时发现,很多设备上都镶嵌着毛主席像章,而且大小不一。如果把这些像章去掉,就能满足火箭发射需要。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像章代表着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各部门在研制零部件时,都希望能加上毛主席像章,如此一来,本就不大的卫星就超重了。超重不仅影响发射安全,而且还影响各部件的散热,增加安全隐患,即便是卫星成功上天,也会影响工作,然而,谁都不敢提出意见轻易去掉像章。一时间研制工作陷入了瓶颈。无奈之下,孙家栋只能向聂荣臻元帅汇报。聂荣臻同样不方便表态做决断,因此他安排机会让孙家栋直接向周总理汇报,赢得周总理的支持。1969年10月,孙家栋终于有了机会当面向周总理汇报卫星研制进展。汇报中,周总理对孙家栋和众多科学家提出高度肯定。在得到周总理表扬后,孙家栋终于向周总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孙家栋说道,大家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直径一米的卫星各部件上都镶嵌着毛主席像章,但这些像章可能会影响卫星发射和在太空中的正常运行。周总理听了孙家栋的汇报,陷入深思,但很快就给出明确答复,大家对毛主席的热爱不一定要体现在表面上,“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要挂,像章放在什么地方是很严肃的。”周总理进一步指出,人民大会堂如此严肃的地方,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悬挂毛主席像章,搞卫星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听了周总理的指示,孙家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困扰他们很长时间的难题迎刃而解。返回工作岗位上后,孙家栋立即召集大家统一思想,对卫星进行全面整改和完善,同时要求大家尽快完成测试,做好发射准备。时间来到1970年4月,火箭和卫星的研制工作均已进入尾声,只等条件成熟时完成发射,让卫星一飞冲天。然而,就在这时,钱学森和孙家栋却发现了另一个严重问题。在完成火箭组装后,科技人员却在火箭仓里发现了很多焊渣,甚至还残留着一把钳子,卫星发射工作不得不紧急暂停。临近发射却出现如此严重问题,钱学森带着孙家栋向周总理检讨。周总理却不断鼓励他们,务必要严格细致做好每个步骤,确保发射万无一失,同时告诫大家,“把焊渣的铁钳丢在里面,是不能原谅的。”在周总理的鼓舞和鞭策下,孙家栋带领科技人员再一次对卫星发射整体工作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确保达到发射要求。同年4月23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只待一声令下点火发射。发射请示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在完成最后的检测后,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酒泉卫星发射场操作员胡世祥有力按下了点火开关。伴随着隆隆轰鸣声,“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的托举下,腾空而起,直插九天,发射场的科技人员仰目观望,目送火箭消失在天空中。随后,各个场区的观测设备迅速展开跟踪监测,不时响起“飞行正常”的监测报告,每一次“正常”的报告后,现场都会响起热烈掌声。直到当天21时48分,测控中心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那一刻包括孙家栋在内的所有科技人员热泪盈眶,这意味着卫星发射成功。2分钟后,“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打开天线,太空中响起了悦耳动听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洪亮。周恩来听到有关方面的报告,高兴地说:“准备庆贺!”同时迅速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毛主席。毛泽东得知卫星成功上天后,同样异常高兴,大声说:“好!太好了!恩来,准备庆贺!”当晚,国家广播剧通过电波把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播发出去之后,全国人民都陷入激动之中。然而,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国家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却不知道主要研制者孙家栋的大名。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孙家栋和很多科技人员一样,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他们默默奋战在实验室里,外界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那段时间里,就连孙家栋的妻子都不知道丈夫在忙活什么,有时候甚至连见一面都成了奢侈。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只是我们国家航天科技发展的开始。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孙家栋等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很快投入到了返回时卫星的研发工作中。当时我们没有任何外界援助,因此研制任务并不顺利,遭遇失败更是家常便饭。1974年,经过3年多的努力,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研制成功,进入发射阶段。然而,就在点火发射时,却突然出现程序错误,即便成功发射,进入太空的卫星也不能正常工作。到底该不该点火?现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不敢随意做出决断。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顶住巨大压力,下达了“停止发射”的命令。此时“停止发射”就以为着发射失败,这样的责任是非常大的,不仅浪费国家经费,也会对科技人员的信心造成极大打击。后来,经过检测排除程序问题,然而,第二次发射却出现了更大问题。火箭托举卫星升空后,飞行了20多秒却突然在空中爆炸。那一刻,孙家栋崩溃了,他跑出指挥所,冲向爆炸点,边跑边撕心裂肺的痛哭。遭遇严重失败后,孙家栋并没有被打败,他重新建立起信心,第一时间组织科技人员排查问题。三天三夜里,他们把火箭残骸一个一个过筛子找问题,一个小小螺丝都不放过。经过昼夜鏖战,终于找到了火箭爆炸的原因。原来,火箭内部的一段导线断开导致火箭发生爆炸。从那之后,科研团队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监测系统,确保火箭发射前万无一失。此后的数年里,我们国家卫星发射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取得了巨大飞跃。后来,孙家栋又陆续担任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我们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几十年里,上千颗卫星成功发射,从“东方红”到“嫦娥”,从“风云”到“北斗导航,从探月到落月,我们的航天科技逐渐领先世界。2003年,我们国家更是实现了载人航天的伟大壮举,这一切都得益于孙家栋等航天人的不懈奋斗。2009年,已经80岁的孙家栋疾病缠身,但他依旧奋战在科技一线,4月15日,是北斗卫星发射的日子,孙家栋得知消息后,从医院里拔掉输液针头,急匆匆赶往发射现场。从那之后,我们国家航天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几乎每年都要进行数十次航天发射任务,截止目前,已经在太空建起了自己的空间站,实现了航天员常态化驻守。2019年,国家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为航天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孙家栋却把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戴在了妻子魏素萍的胸前。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休闲娱乐